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行稳致远 ——在新形势下加强民航安全工作述评

2022/12/29
了解实训基地 蓝天学院



“我国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的战略判断。民航业吹响了稳步复苏的号角,随着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继出台“二十条”“新十条”等新的疫情防控举措,航空运输市场的旅客量、航班量已经开始有序恢复。


百年变局,世纪疫情。面对风急浪高的国际环境,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中国民航在持续承压中坚守着安全发展底线。曙光在前,行稳致远。站在新的奋斗起点上,“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始终是民航业的头等大事。


在低谷爬坡中扭转安全形势

航空安全,事关“国之大者”。过去三年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民航安全工作经受了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的巨大考验。民航全行业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运输保障工作,在一波波疫情冲击下,为人流物流的保通保畅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面对严峻的安全保障形势,中国民航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科学、有序、平稳、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坚持“对安全隐患零容忍”,深入排查整治各类问题隐患,迅速扭转了安全不利形势。

这一年,民航提高政治站位抓安全。全行业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对民航安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行再学习再领会;全面贯彻总体国家观,站在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高度去谋划民航安全工作;民航局调整月度分析会的形式、内容,更加聚焦安全主题,强调过程管理,强化问题导向,民航局党组对安全工作的领导有力加强。

这一年,民航不断提升安全监管效能。强调聚焦主责主业,加强和改进安全监管,推动安全监管模式创新。基于运输航空公司机队规模、财务状况、安全基础、管理水平等差异,制定运输航空公司差异化精准监管实施办法。

这一年,民航扎实做好隐患排查。以典型事件为警示,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抓安全。组织各地区管理局分别对辖区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空防四个关键业务领域的增班保障能力进行数据分析和安全评估,为航空运输市场恢复做好准备。一系列务实举措取得了成效,当前行业安全形势回归平稳并持续向好。全年运输航空征候万时率同比下降22.9%,责任原因严重征候万时率同比下降25.3%。民航各单位各部门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为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在新的挑战下守住安全底线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麻痹大意。”“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揭示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是统筹民航安全和发展、全面提升民航安全发展水平的根本遵循。

安不忘危,本固邦宁。对于民航而言,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容不得丝毫放松。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过去一年中国民航处于低位运行的特殊时期,民航企业经营困难,一线员工工作时间下降,身心健康压力增大。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各项优化措施的全面落实,旅客出行意愿提升,航空运输市场不断恢复,前期低位运行的存量风险与近期快速提升的增量风险交织叠加,对民航业的持续安全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内外部风险的相互叠加,我们要牢牢聚焦主业主责,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真正确保“两个绝对安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是“喊口号”“吹吹风”,而要让“安全第一”的思想真正入脑入心。

电视专题片《生命重于泰山》的一句解说词发人深省:“安全生产领域的这些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这些风险缺乏辨识和认知,甚至麻木。”民航工作链条上的每一位工作者都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时时保持高度的警惕,任何一个环节都容不得丝毫马虎。

确保安全的关键是落实安全责任。生产运行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领导干部的安全领导责任、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员工的岗位责任缺一不可。企事业单位应知责担责尽责,加强安全运行组织管理,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评估,盯住关键,关注细节,特别是安全投入决不能打折扣、搞变通。监管部门应严格监管企业对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的落实,持续提升安全监管效能,坚决拒绝“温情主义”“好人主义”,做到严格执法、公正监管。安全从业人员应牢记岗位职责,认真履行岗位安全责任,严格遵守各项行为规范、准则和纪律,展现良好的安全作风,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新形势下,全行业要不断增强安全工作的政治责任感,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服务、安全与正常的关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牢牢守住航空安全底线。


在坚定信心中迎接复苏的春天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部署——“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这一系列重大论述,为做好民航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民航局努力把握好行业恢复发展的节奏,确保安全第一,确保航班量增长速度同行业综合保障能力相匹配,确保特业人员保障留有充足裕度,综合考虑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和空防领域的安全保障能力,引导航空公司稳步恢复航班,并提出了具体的安全管理要求。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抗疫三年中,民航人不畏艰险,勇担重任,循着党和人民的呼唤,一次次“最美逆行”,保障了医疗人员和物资的运输畅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民航力量。也是在这三年里,民航业首当其冲遭遇疫情的严重冲击,在行业“寒冬”中,民航人咬紧牙关,坚守岗位,为确保民航安全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寒冬即将过去,放眼未来,新的号角已经吹响。2023年,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随着优化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我国经济社会将进一步加速发展,释放巨大活力。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产业,民航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将继续发挥巨大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有理由对民航行业的发展满怀信心,以“国之大者”的信念,爬坡过坎、滚石上山,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力确保民航安全,以“万无一失”避免“一失万无”,确保“两个绝对安全”,为迎接行业复苏的春天击鼓催征、扬帆新程!


来源:中国民航报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中航未来集团)

版权: 北京中航未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2024072447号-1